歐巴馬挑選副總統人選的啟示

美國 2008 年總統大選,歐巴馬跟克林頓在民主黨黨內初選中大火拼,克林頓從一開始就夾著豐富的白宮經驗與『前總統夫人』的聲勢遙遙領先,初選結果卻落居第二敗給歐巴馬。那時候就有很多人說,這兩個都是民主黨的超級吸票機,要是歐巴馬找克林頓搭配,雙方人馬聯合作戰(也就是說,兩邊都有分到的意思),一定可以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而輕鬆擊敗共和黨。於是『歐克配』的呼聲不絕於耳。

但歐巴馬卻不為所動。他最後捨棄克林頓而選了拜登當副手。這一招出乎許多人意料之外。

但他一當選總統之後的一招也跌破許多人眼鏡:立即主動邀請克林頓擔任他的國務卿,幫他負責美國的外交。經濟跟外交是歐巴馬政府最急切的問題,歐巴馬這個動作,等於把他執政的兩大重任的其中一個交給了在初選中對他攻擊最強勁的對手。

歐巴馬這兩個出乎意外的決定,事後來看無疑都是正確甚至是必要的。克林頓不但本身非常能幹,企圖心又很旺盛,更重要的,她在黨內的輩份又比歐巴馬高很多,要她在初選剛被打敗的陣痛之後立刻臣服於一個後輩底下乖乖聽指揮恐怕很難。再者,歐巴馬的競選團隊以高效率與紀律嚴謹出名(記者很難挖到他們的內部新聞)。克林頓當然也有自己的團隊,如果找來當副手,光是如何調合雙方團隊,就可能讓他在激烈的大選中跛腳,不但他的團隊的效率與紀律將大打折扣,他本人想要達到的競選效果也恐將受牽制而無法達成。

這樣的事情非但可能性很大,而且在他的對手共和黨的陣營內就發生這種『主帥受副手牽制』的事情。那時共和黨的候選人麥肯,挑了一個也是企圖心非常強烈的莎拉培林(當時是阿拉斯加州長)當副總統候選人,結果在競選過程中莎拉培林不服麥肯團隊的安排,自做主張、與麥肯團隊對抗的事件不斷,害得麥肯團隊不時必須處理莎拉培林抗命的新聞。而這些新聞只是表面上看得到的。大選過後兩個團隊不再合作,當初競選過程中很多不為人知的雙方私底下奪權對幹的內幕就一直爆出來,這種內部充滿衝突的組合,當然不可能是歐巴馬的高效率競選團隊的對手。

麥肯在共和黨裡面是非常資深的老前輩,原本不知名的莎拉培林跟麥肯相比,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後輩小子而已,給她當副手就搞得麥肯團隊雞飛狗跳,歐巴馬如果找一個企圖心強烈的前輩來當副手,後果將是很難預料的。因此歐巴馬在競選過程中不找排名第二的前輩克林頓當副手,實在是非常明智之舉。

那既然在初選時把克林頓排除在外,為何當選後又立即延攬她入閣呢? 雖然我們無法證實這一步是否有安撫克林頓勢力以利執政的意味,但克林頓畢竟是民主黨內難得的人才,量才任用對他的執政是有正面的貢獻的。而事實證明,克林頓確實也將國務卿的角色扮演得很好。如果歐巴馬當初挑的副總統人選是克林頓,她的才幹將被浪費在沒有實權的副總統職位上。

克林頓身為前輩且在初選後被晚輩排除在大選之路外,大選後卻能盡棄前嫌扮演一個下屬的角色把國務卿的任務好好執行,既不會在總統大選中牽制同黨的總統候選人,又能好好貢獻長才不至於浪費,不管對民主黨或對整個美國來講,這個恐怕是最好的結局了。

在國內,國人常常有『一加一大於二』的迷思,以為前兩名加起來一定是最好的。當年 (2004)連戰跟宋楚瑜兩個泛藍大頭聯手競選,不正是這種迷思的產物?他們最後還是失敗了。歐巴馬這個例子可以提供給那些相信『一加一大於二』的迷思的國人一點參考。

Leave a Reply